首页

冰城玫姿 2019

时间:2025-05-24 09:50:17 作者:习近平的民生之问|“是增,是稳,还是降?” 浏览量:61671

  中新社乌鲁木齐10月17日电 (苟继鹏)时下,新疆各地棉花迎来全面采收,“智慧棉田”尽显“科技范”。

  连日来,在尉犁县,由两个“90后”种植管理的3000亩“超级棉田”正在采收。只见采棉机轰隆隆驶过,像一把大型推子,将白透了的棉田剃个精光。

  “我们用六头采棉机,大约一个星期就能完成采收任务。今年平均亩产籽棉有望达到500公斤,比去年好。”该棉田的管理者之一艾海鹏说。

  “超级棉田”里,耕、种、管、收等环节,均借助遥感无人机、农业无人机、农业无人车以及智能灌溉系统,科技赋能使得棉花种植轻松高效。

  “这种无人化、智慧化的棉花种植方式正在成为新疆棉花种植的趋势。”艾海鹏说,“超级棉田”从2021年平均亩产籽棉254公斤增长到2023年的420.9公斤。

  近年来,新疆棉花种植不仅加速迈向全程机械化,“智慧棉田”更在天山南北兴起。

  眼下,沙湾市金沟河镇5000亩“无人农场”里的棉花已成熟,机械化采收正忙。今年,沙湾市宏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打造“无人农场”,并实现全程智能化。

  “耕,有北斗旋耕机按照设定路线翻耕;种,有播种机精准作业;管,有系统实时监测;收,有采棉机。”合作社理事长韩波说。

  走进该“无人农场”管理中心,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着数据。合作社工作人员介绍,这里是农场的“智慧大脑”,水肥、灌溉、病虫害防治、天气情况等一览无余。

  “5000亩地只需要4个人不出门就可以管理,手中的农具变成了手机和电脑,每亩地最少增收100多元人民币。”韩波说。

  新疆是中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,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0%以上。如今,棉花种植正从全程机械化朝着数字化、智慧化方向发展。(完) 【编辑:刘阳禾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俄罗斯:洪灾持续 奥伦堡市水位刷新纪录

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-拉扎克·古尔纳。获奖理由:“毫不妥协但却富有同情心地洞穿了殖民主义的影响,同时关注被夹在不同文化和地缘鸿沟间难民的命运”。代表作品有《天堂》《启程的记忆》《来生》。

新闻1+1丨歼-35A高清照片发布!中国航展还有哪些新成果值得关注?

到2025年底,制造业营业收入总量超2600亿元,市级以上重点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1250亿元,省市两级专业镇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。工业类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增速达到15%,制造业振兴升级取得明显成效。

商务部回应中欧电动汽车关税谈判:磋商还存在重大分歧

“以前不懂科学是瞎干,现在不懂科学就来找书看。”南吉村年过古稀的张监义是远近闻名的养蟹能手。“十几年前,我承包了16亩蟹塘,连亏了3年,华泽得知后送来相关科普书籍,帮助我走上了生态养殖的路子。”10多年来,张监义累计增收60多万元,在他的带动下,全村稻田套养面积已达1200多亩。

刘旸被免去山西省副省长职务

“我从未在城市中见过这样规模的绿道!”9月8日上午,尼泊尔新闻网记者比拉特•高塔姆(Birat Gautam)在参与环球网“在熊猫之都骑行世界最大绿道系统”海外直播时感叹道。

四川合江:传统村落春景如画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